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讲坛回顾 | 李永平研究员“浪漫主义二三事”

时间:2023-11-01 点击数量:

2022年11月15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二十四讲通过腾讯会议成功举行。此次讲座由教育部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主讲人是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平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冯亚琳教授主持了讲座,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以及兄弟院校的190余位师生在线聆听并作了交流。


640 (14).png


李永平教授在开场白中表示,不同国家的浪漫主义有不同的特征,对浪漫主义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而是要结合历史语境和历史背景来研究。对德国浪漫主义来说,对早期浪漫主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报告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缘起,二、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何为?三、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影响。李永平教授希望通过对浪漫主义的讲解,来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


640 (24).jpg


李永平教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德国产生了浪漫主义?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德国的浪漫主义产生于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思考之中,浪漫派诗人认为科学发展带来的现代性导致了人的精神与旧的生活的决裂,并且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不再敬畏自然,而是想要征服自然,令其可以为人所用,而浪漫主义就是在这种分裂的痛苦中产生的。浪漫派大致上通过两种途径去弥补这种分裂,一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的途径;二是以荷尔德林、诺瓦利斯和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为代表的诗学派。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争论,黑格尔认为诗低于哲学,诗没有摆脱感情,艺术是必然终结的形式;而诗学派则认为,诗不仅是哲学的钥匙与目的,更是认识宇宙的最高手段。此外李永平教授还介绍了浪漫主义时期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包罗万象的浪漫诗,它能把所有割裂的体裁融合起来。只有浪漫诗才能完整的表达作者的感情,既保持了个性,又把个体综合为一体,由此克服现代性带来的分裂。并且浪漫派认为小说(Roman)是最典型的浪漫诗,其中涵盖不同的诗学创作的题材。比如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就表现了诗人天才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浪漫派还发展出了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 ,即如何通过教育达到人性的完美。

在简要的剖析了德国浪漫主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早期浪漫主义的发展和特点之后,李永平教授继续就代表人物诺瓦利斯切入,深入讨论了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的特征以及“浪漫化”的内涵。浪漫派认为世界必须浪漫化,才能找到原初的意义。所谓“浪漫化”就是质的提升,赋予普通事物以崇高的意义,将一切都变得崇高、神秘和无限。比如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中,主人公通过寻找“蓝花”的过程,将心灵从庸俗狭隘中摆脱出来,寻找蓝花的过程就是走向诗的过程。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强调了神话与诗的统一性,他们认为现代诗和古代诗的不同就是缺少神话,应该把神话请回来,但是又不能复制古人的神话。因为经过了理性的发展,过去的神话已经不再适用,所以要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神话。而浪漫诗的本质:就是以诗的方式通往无限,把人类提升到至高的境界,并重新塑造诗意的生活。此外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政治化。李永平教授特别阐释了非政治化的含义,即德意志人要求一种精神革命。国家建立在人之上,所以首先要教育人性。浪漫主义要求的是艺术的国家,故而浪漫派追求一种没有外在的强制的、非政治性的、高于法国和英国的政治革命的文化和文明的斗争。


640 (15).png


在讨论环节,李永平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例如关于“非政治性”的解读、后现代德国的思想与浪漫主义的思想有何异同、浪漫派秉持着什么样的创作纲领等作出了耐心细致地回答。通过李永平教授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深入解读,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探讨,让与会师生对浪漫主义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文案:冯润滋

排版:邓静

审核:郑萌芽、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