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文化学系列讲座——贾涵斐老师《知识》

时间:2019-10-15 点击数量:

 

20191013日,由我校德语系主办的讲座在博文楼三楼会议室进行。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贾涵斐老师作为本次报告主讲人,为德语系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知识》的报告。报告精彩详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午10点,报告正式开始。我校德语系冯亚琳教授首先代表德语系师生向贾涵斐老师表示了欢迎,并向参加报告的师生介绍了贾涵斐老师的学习经历和研究方向。而后,贾涵斐老师表示了感谢,希望这次报告可以在文化学研究方面给大家新的启示,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

本次报告的主题是“知识”,作为文化学研究的范畴和方向,贾涵斐围绕概述,概念界定,文学与知识,文学与科学,以及实际研究的操作方面展开了详细的阐释。在报告中贾涵斐老师强调知识的概念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并在历史流变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知识Wissen一词的词源是veid”意为看,看到(sehen)。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柏拉图认为,诗人的创作不具备知识,只是一种模仿的游戏;中世纪时期,知识与真理只是掌握在上帝手中,人只是探寻和跟随神的旨意;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知识逐渐世俗化。从启蒙运动开始,人的理性开始打破上帝的权威,成为知识的主体;而在18世纪,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结合主观与客观论述了意见、信念和知识的差别,试图再次确立知识与非知识的界线。由此可见,知识不再是形而上学的固定概念,而是历史语境下的动态知识。

当今,对于“知识”问题的讨论不再具有统一的、绝对权威的定义,而更多的对其进行界定的尝试。贾涵斐老师列举了约瑟夫-福格尔(Joseph Vogel),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尼古拉斯-佩特斯(Nicolas Pethes)等学者的观点,论述了“知识的诗学”,知识危机,知识文化等方面的概念。由此指出,知识和非知识之间的界限并不绝对;另一方面,在日常知识、科学知识与文学美学之间始终存在交换。

在知识与文学的关系方面,贾涵斐老师提出文学具有认知功能,但是承认这个观点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首次里程碑的转折是十八世纪中期美学(Ästhetik)自主性的最终确立;鲍姆加滕对长期以来将艺术排出在科学之外的观点做出回应:“美学是艺术,而非科学”,并提出了“美学真实”的概念;十八世纪中期,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进一步强调了感性认识和美学的价值相应地,文学对自身的定位也发生了转变,它成为独立的系统,成为自主的知识体系,开始进行新的实践。20072008年,几学者如施蒂宁,克佩,博尔加斯和迪特里希展开了知识和文学的关系的论辩。他们就文学是否传递知识,文学能否作为知识的来源,知识在怎样的话语形态中构建等话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对于怎样在文学作品中应用知识的理论进行研究,贾涵斐老师以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为例,提出了应该考察某种知识,如人类学、教育学、文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流变,以及这些知识对Menschenbild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冯亚琳教授对这次讲座做出了总结: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知识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关注其变化过程,为此需要我们大量阅读并从中进行总结。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知识在文学作品中的言说方式,并在文学研究中找到新的思路。

最后在场的老师同学向贾涵斐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贾涵斐老师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回答。报告圆满结束,通过这次讲座大家理清了思路,增长了见识。

文字:蒋成稷

摄影:任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