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 二战后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
时间:2023-11-01 点击数量:秉承着“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于2022年10月12日15:00在线上平台腾讯会议举行文学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冯亚琳教授,主持人由张赟副教授担任,来自德语学院各个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线与会并参与讨论。
此次讲座的主题为“二战后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以君特·格拉斯的三部小说为例”。冯老师先以圣经《创世纪》里的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市和一座塔,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这里的“名”与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密切相关,同时也点明了集体记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构自身所谓大同性的意义;而后对“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两个概念的差异和交互进行了理论铺垫。
随后,冯老师在阿莱达·阿斯曼记忆理论的基础上将德国二战后的社会群体区划分为:三三代、四五代、六八代和八九代。在分析对比了分别诞生于六八年代和八九年代的父亲文学和家庭小说后,冯老师带领大家将视野转回了此次讲座将着重解析其作品的作家君特·格拉斯所处的那一代人身上——四五代,也被称为“怀疑的一代”。这一代人不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时期,与历史的断裂关系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但正因为身上背负着鲜活的历史记忆,这一代人成为了德国回忆历史的推动者和核心力量,对德语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冯老师指出,“用写作对抗遗忘”是君特·格拉斯全部著作标榜的宗旨,并在此引用了格拉斯的三部小说进行阐释。第一部虚构的自传体小说《铁皮鼓》中同时存在当前和回忆叙述两个层面,小说主人公奥斯卡的个体记忆指射的是文本之外的集体记忆,个体自传式的回忆与集体记忆相互融汇,文本中在拷问奥斯卡罪责的同时也是在拷问德意志民族在二战中的罪责;第二部小说《比目鱼》中,格拉斯运用童话叙述方式构建了一部反传说的大型虚构回忆录。写作作为回忆的目的在于寻求“另外的真理”,童话的作用在于认识历史,在于创造反传统历史图像的模式,用虚构来构建被官方历史拒绝、忽略或者仅仅一带而过的“反历史”;第三部小说《蟹行》同样采取了现实与虚构相互交织的写作方式。小说的核心是祖孙三代人对二战末沉船事件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格拉斯在这里以文学的表现方式批评了二战后第二代人在后代教育问题上的失败以及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所带来的危害。冯老师总结道:小说中文学以其特殊的虚构手法,能够言说被主流话语压抑的东西,反过来又会对主流话语产生影响。格拉斯不同阶段、贯穿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回忆表明,文学回忆的完全可以在想象的参与下,既触及历史的深处,又能发散出去,展示出宏大的历史风貌来。
最后,冯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人是否能作为文化记忆传承的媒介、研究文化记忆采用的方法论以及《铁皮鼓》中奥斯卡的“鼓”在文化记忆视角下起何种作用等作出了耐心细致的回答。
文案:李戬
海报:谢丹妮
排版:汤昱茹
审核:郑萌芽、张瀚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