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文化学系列讲座 ----刘海婷《记忆》

时间:2019-11-25 点击数量:

201911月22日下午3点,文化学系列讲座第9讲《记忆》在博文楼三楼会议室进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我系刘海婷老师。参讲座的还有我系教师:冯亚琳教授,李大雪教授,张赟副教授和丁佳宁老师等。

在讲座伊始,刘海婷老师用了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大家说明了记忆和空间以及记忆和遗忘的关系问题,为之后的讲座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本次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有关记忆的概论,记忆与文学的关系以及与记忆相关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第一部分,刘老师详细梳理了记忆理论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40年中,记忆问题逐渐成为文化学研究的关键概念。在记忆还未被当作一种社会集体或文化学意义上的现象加以考察研究时,记忆首先被认定是个体的生理能力,属于脑生理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对记忆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便开始使用记忆术空间是记忆术最早使用的记忆手段。长久以来,记忆术主要研究的是记忆方法。然而扬·阿斯曼认为,与记忆相关的种种问题远远不是用人体自身能力的调节机制就能解决的,而是与社会,文化外部框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到了20世纪初记忆成为文化研究被广泛重视的领域,并且因此形成了大量的有关记忆的概念,术语和理论。对记忆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范式转换。第一次是1920年左右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提出。其代表人物是哈布瓦赫和瓦尔堡。第二次是1980年左右文化记忆的提出。其代表人物是扬·阿斯曼(Jan Assman)和阿莱达·阿斯曼(Aleide Assman)。记忆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贯穿了哈布瓦赫的全部观点,记忆不可能存在于社会框架之外。记忆属于集体并拥有具体身份。并且,哈布瓦赫将集体记忆和历史作为两个相反的概念对立起来。而与哈布瓦赫同时期的瓦尔堡通过对欧洲图像记忆的研究归纳出社会记忆的概念并提出了激情公式(Pathosformel)。瓦尔堡将以图像传承集体记忆的方式称为社会记忆。而扬·阿斯曼批判性地继承了哈布瓦赫的观点并在集体记忆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文化记忆这个概念。而在提出文化概念之前·阿斯曼对记忆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摹仿性记忆”,“对物的记忆”,“交际记忆”和“文化记忆”。文化记忆被理解为可以接纳以上三个维度的空间。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核心前提是对集体记忆的两个不同范畴做出了概念上区分并提出了“交际记忆”和“文化记忆”。交际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差异体现在内容,形式,媒介,时间结构和承载者等方面。扬·阿斯曼指出,文化记忆并不只是一堆抽象的概念,为了更准确的勾勒出文化记忆的过程,他在借用哈布瓦赫记忆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了回忆形象(Erinnerungsfigur)这个概念。回忆形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性,社会集体关联性和可重构性。阿莱达·阿斯曼则提出了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这两个概念并将这两个概念看作是回忆的模式。功能记忆是“有人栖居的记忆”,而存储记忆则是“无人栖居的记忆”。

   第二部分,刘老师简单介绍了文学和记忆的关系,指出文学回忆与身份认同是当前文学关于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记忆作为文化学现象激起了各个学科的关注。因此在第三部分刘老师向我们列举了目前与记忆有关的跨学科研究,包括记忆和机器,记忆和心理学等。

   此次讲座激起了同学们对记忆方面学习的极大热情。在讲座最后,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得到了各位老师们的耐心讲解。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受益匪浅,满载而归,又一次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

                                                                     

文字:杨鑫

                                                                    摄影:李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