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回顾|悲剧诗人席勒:理论与文本
时间:2024-10-18 点击数量:2024年9月26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三十七讲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博文楼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教育部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特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毛明超助理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郑萌芽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在此次讲座中,毛明超老师凭借其深厚的语文学功底以及多年来对席勒的深入研究,立足于席勒的理论文本、诗歌和戏剧文本,带领同学们字斟句酌地研读了席勒悲剧理论以及美学理论选节。他首先强调了理论也是文本,需要阐释,而非超脱于文本的存在,不能将理论泛化;通过《欢乐颂》(An die Freude, 1785/1803)两个历史版本的对比,毛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在理解文本时,如何结合历史语境以期准确把握其含义。
在解读理论文本《论剧院作为一种道德机关》(Die Schaubühne als eine moralische Anstalt betrachtet, 1784)时,毛老师指出,在席勒看来,剧院不仅是艺术表演的场所,还承载着道德审判的功能。席勒的经典戏剧《阴谋与爱情》(Kabale und Liebe, 1784)和诗歌《伊比库斯的鹤》(Die Kraniche des Ibykus, 1797),便是剧院如何成为公众市民的审判地点的典型之作。
涉及到审美教育,毛老师特别提到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 in einer Reihe von Briefen, 1795)中的第十五封信里所强调的“人的整体性”,指出只有“感性冲动”(der sinnliche Trieb)和“形式冲动”(Formtrieb)同时作用,才能使人成为完整的人。结合席勒诗歌《舞蹈》(Der Tanz, 1796),毛老师进一步指出,在艺术的法则中,舞蹈超越物质性,短暂的无序最终也要归于秩序,看似随意自由的舞步实际上是唯一的舞步,是唯一的道路(die einzige Bahn)。也就是说,让那些看似不可控的人的个性的表达、那些自由的天性的表达成为审美的主体。这首诗歌是对审美教育或者审美教育的游戏这种艺术性的实践一个很好的阐释。
讨论到《论崇高》(Über das Erhabene, 1801),毛明超老师首先阐述了“崇高”概念在席勒那里是如何帮助人们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达到道德自律。通过对比分析席勒的戏剧作品《玛利亚•斯图亚特》(Maria Stuart, 1801)中玛利亚被暂时释放以及赴死前两幕戏的台词格律,毛明超老师揭示了“崇高”体验在个人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对席勒而言,感官冲动影响不了道德法则,后者拥有不受物质世界制约的自由;“崇高”能帮助人超越物质世界,并且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补充。最后,毛老师回到了文学研究被不断质疑的经典一问,即文学有何用这一问题,指出文学具有真理性的功能,对人类精神有滋养作用,但从来没有其具体目标,犹如爱情之于骑士的召唤。
在讨论环节,毛老师回应了关于席勒的思想转变和创作思路的问题,他指出:席勒在文学创作中的探索体现在他的理论文本中,他的思想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席勒的创作高产且思想敏锐得益于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反思。
毛明超老师的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席勒戏剧理论和文学文本的机会,并通过扎实的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理论与文本有机结合,讲座在积极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何 鹏
排版:冯晓东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