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讲坛回顾|1945年以后的诗人本恩

时间:2023-11-02 点击数量:

2023年5月4日至5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二十六讲在Zoom平台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教育部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邀请了德国图宾根大学Jörg Robert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冯亚琳教授担任主持人,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图宾根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的师生在线与会并参加讨论。


640 (6).png


讲座首日,Robert教授首先介绍了诗人本恩的生平:1886年,戈特弗里德•本恩(Gottfried Benn)出生于普鲁士的曼斯菲尔德村(Mansfeld),父亲是新教牧师。大学期间本恩放弃神学转而学医。1912-1914年间,本恩在柏林行医,之后作为军医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他返回柏林开办皮肤病和性病诊所,直至晚年,本恩都在这个领域工作。

除了在柏林行医,本恩与柏林的文学界也建立了密切联系。1912年,迈尔书局出版了本恩的第一部诗集《陈尸所和其他诗歌》(Morgue und andere Gedichte),1932年,他入选普鲁士艺术科学院诗歌部。纳粹上台后,本恩幻想新政府能够实现尼采的哲学理念,培育“超人”。他甚至发表演讲公开表示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支持。1934年,罗姆政变后,本恩认清了纳粹的本质,从而与纳粹反目,开始“内心流亡”。二战结束后,本恩一度被禁止写作和出版。1948年,瑞士的方舟出版社出版了本恩的诗集《静态诗》(Statische Gedichte),本恩借此回归文坛,并于1951年荣获毕希纳奖。1956年本恩在柏林去世,其文学成就得到高度认可。

接下来Robert教授带领师生,按创作年代顺序一起阅读了本恩的六首诗歌。《小紫菀》(Kleine Aster)是组诗《陈尸所》(Morgue, 1912)中的其中一首,Robert教授认为,本恩的这首组诗不仅受到其医生职业的影响,而且受到同时代诗人里尔克的影响,里尔克此前也曾写过同题诗。《小紫菀》以病理学家为第一视角记录了解剖尸体的过程,并将同情的目光从人转移到花上,写实(Prosaischen)与诗意(Poetischen)之间的对立造就了本诗的亮点,身体衰败(körperlicher Verfall)与循环(Zyklus)构成了本诗的两大主题。《女像柱》(Karyatide, 1916)一诗中本恩沿用了尼采的日神和酒神的二元对立概念。《紫菀》(Astern, 1935)体现了一种不同于表现主义、更简单更传统的抒情风格。《万般孤寂》(Einsamer nie, 1936)中自然的满足与抒情的自我(das lyrische Ich)的孤独形成对比,诗作表达了审美自治的思想,主张胜利和幸福与艺术的格格不入。为精神服务的人,就必须放弃幸福。《1886》(1944)将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事件拼接在一起,试图借此呈现一代人的故事。《第四纪》(Quartär, 1946)由三节诗句组成。第一节诗句描述了人类身处末世的景象;第二节诗句再现了人类在末世对过去一切事物的记忆;Robert教授将第三节里的蜘蛛猜测为上帝的替代角色,认为人们试图在历史中找到一种意义,但它并不存在,只有人具有自我认识的能力。


640 (7).png

640 (8).png


在提问讨论环节,Robert教授就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本恩诗中的象征意义、特殊的时间意义、本恩的宗教观念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640 (9).png


讲座第二日,Robert教授首先带领大家阅读了本恩的另外五首诗歌。《昏暗者》(Der Dunkle, 1950)仍然继承了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旅行》(Reisen, 1950)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保存边界的“我”与前往移民城市的其他人形成对比,Robert教授认为本恩在诗中为其在纳粹时期的态度进行了辩护。《餐馆》(Restaurant, 1950)探讨了疾病与死亡的问题。《唯有两物》(Nur zwei Dinge, 1953)教育人们不要追问事物的最终目的,不要被动忍受,而要主动接受,这种斯多葛主义(Stoizismus)与本恩所接受的普鲁士军事教育密不可分。在《请注意》(Hör zu, 1954)这首诗中,我们看到渺小的人类也参与着宇宙的整体,整首诗以平庸的日常生活开头,悲伤情绪在中间部分达到高潮,结尾仍在平庸中结束。

随后Robert教授介绍了本恩在《抒情诗问题》(Probleme der Lyrik, 1951)中的美学思想,包括现代诗的谱系特征、本恩对诗歌的批判、诗歌的生产问题、诗人的先决条件、抒情的自我以及有关“中心丧失”(Verlust der Mitte)的争论。本恩认为,诗歌应该避免某些特定的技巧,例如歌颂(Andichten)和比较(Vergleichen);而诗歌的生产过程则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一首诗产生于完全无意识和沉闷的形式,之后逐渐变成诗。成为诗作的先决条件可以归纳为形式和魅力(Form und Faszination)、词语(Worte)和韵律(Reim)。



讲座最后,Robert教授集中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比如本恩对“绝对诗”(das absolute Gedicht)的追求是否也反映在其小说中、抒情的自我作为冷静客观的观察者形象是否与酒神元素相矛盾等等。通过Robert教授耐心细致的回答,同学们对本恩的诗作与思想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领悟,收获颇多。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640 (13).png


文案:王颖

排版:康亦婷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