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讲坛回顾 | 早期浪漫派(上)

时间:2023-12-07 点击数量:

自2023年11月16日始,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研究所“歌乐讲坛”第三十一讲在Webex平台举行。本次系列讲座共五讲,主题为“早期浪漫派”。主讲人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与人文科学学院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汉斯·菲戈(Hans Feger)。讲座全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歌老师担任翻译并作讲解。

11月16日第一讲的主要内容是引入主题,阐释了在早期浪漫派时期出现的独一无二的哲学与文学并行的现象(eine philosophisch-poetische Doppelerscheinung)。菲戈教授首先强调,早期浪漫派聚集在耶拿,可谓群英荟萃,既有施莱格尔兄弟(Gebrüder Schlegel)、诺瓦利斯(Novalis)这样文采斐然的早期浪漫派作家,也有费希特(Fichte)、谢林(Schelling)这样善于思辨的哲学家。这些年轻的浪漫主义者受到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主张在德国进行一场温和的思想变革。诺瓦利斯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Heinrich von Ofterdingen)被视为一部“反《迈斯特》小说”(Anti-Meister)。诺瓦利斯认为,“诗”高于哲学,展演了一种不断追求的趋势(Tendenz),必须通过“断片”这样的形式来把握广博的整体。此外,菲戈教授提到了作家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认为他的精神气质与早期浪漫主义者极其相似,并称他为“存在主义诗人”。菲戈教授还谈到了克林格曼(Ernst August Klingemann),认为他虽然是比较晚期的浪漫主义作家,但其作品《守夜人》(Nachtwachen)中所展现出的幽深(obskur)基调在审美上颇具代表性。最后,菲戈教授向听众展示了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画作《日落》(Sonnenuntergang),通过画中窗外的风景以及画中人物的“远眺”所表达的无限性、“夜景”所展现出的渴望(Sehnsucht)、“写实”所体现出的现世生活中肉眼可见的景致以及“背影”所隐含的反思(Reflexion),均彰显了早期浪漫派的思想核心。

在11月23日的第二讲中,菲戈教授以弗·施莱格尔的《路琴德》(Lucinde)为范例,深入阐释了早期浪漫派的关键思想。他首先从副标题“一个笨拙的人的自白”(Bekenntnisse eines Ungeschickten)提取“笨拙的”这一关键词,提出作为一部成长小说,该小说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且体现了早期浪漫派作家“既是小说,也是关于小说理论”的这一文哲并行的思想。小说中形式丰富的日记、纸条、对话、诗歌以及信件等看似杂乱无序的跳跃的叙述,不仅刻画了主人公路琴德(Lucinde)和尤里乌斯(Julius)的爱情故事,而且也展现了作者弗·施莱格尔对通过爱情所获得的包罗万象的智识的理解。在“断片”形式的小说书写中情节的推进并不清晰,弗·施莱格尔看似无目的的书写,实则是一边经历、一边反思。读者很难看到主人公究竟完成了什么,但可以看到主人公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了发展,因此也契合了教育(Bildung)的这一概念。接着,菲戈教授强调,正如弗·施莱格尔在《雅典娜神殿》(Athenäum)中第116个断片所述,“渐进的万象诗”(progressive Universalpoesie)应当是“时代的影像”(Bild des Zeitalters),即浪漫主义诗歌应当跨越哲学、修辞学的边界;诗歌与散文、天才与批评、艺术诗与自然诗均呈现出时而交融、时而分离的状态(bald mischen,bald verschmelzen)。菲戈教授对“浪漫反讽”(romantische Ironie)也作了进一步阐释:反讽意味着自我创造(Selbstschöpfung)和自我毁灭(Selbstvernichtung)的反复交替,浪漫反讽不仅是一种逻辑上的矛盾(die logische Form des Widerspruchs),同时也是美的标志(Kennzeichen der Schönheit)。更值得注意的是,浪漫反讽自身的进程中具有其消极性(Negation),即自相矛盾的状态不断循环往复,使得消解主体和构建主体融为一体。结合《路琴德》来看,感情(Gefühl)是一个即时性产物,在对当下感情产生思考时,感情已经转瞬即逝,思考的行为变得滞后。因此,弗·施莱格尔笔下的《路琴德》中的主人公在产生感情的过程中也不断思考,从而实现这一创造和毁灭的不断交替。

在11月30日的第三讲中,菲戈教授以诺瓦里斯的《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Heinrich von Ofterdingen)为例,结合1854年的壁画《瓦特堡歌唱大赛》(Der Sängerkrieg auf der Wartburg)中可能展示了海因里希的诗意升华形象,阐释了被早期浪漫派视为黄金时代的中世纪。随后菲戈教授提到了男主人公海因里希一路上听到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随意,实则各具匠心,使得在启蒙运动时期被强调、固化了的理性世界又重新有了魔力(Magie)。不论是在上部《期待》(Erwartung)还是下部《实现》(Erfüllung)当中,小说呈现的都是流动的画面构成。而“蓝花”(blaue Blume)作为作品中的重要符号,象征着海因里希不断追逐“诗”(Poesie)的过程。

菲戈教授重点介绍了上部《期待》的最后一章(第九章)中诗人克林索尔(Klingsohr)所讲述的童话故事。作品中大角星王国遇劫,代表“爱神” (Eros)和“寓言” (Fabel)的兄妹,唤醒了沉睡的“和平”,战胜了“命运”女神,大角星王国进入了新的黄金时代。“寓言”就是“诗”的象征,而诺瓦利斯以此作为上部的结尾,意在打破文学体裁的固有结构,体现了早期浪漫派“文学当超越一切边界、包容万象”的思想。

最后,菲戈教授为我们指出一些中德间存在差异的比喻(Allegorie),如“玫瑰”(Rose)在德国象征着爱情(Liebe),在中国可能多指向年轻的女子;“光”(Licht)在德国象征着精神(Geist)、知识(Erkenntnis),在中国多象征着“希望”(Hoffnung);“鹰”(Adler)在德国象征着“神圣”(Heiligkeit),而在中国象征力量(Stärke)。

通过这三次讲座,菲戈教授以哲学作为切入点,结合《路琴德》和《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两部作品,使听众对早期浪漫派有了新的理解。在之后的两次讲座中,菲戈教授将结合《穿靴子的猫》(der Gestiefelte Kater)和《圣多明各的婚约》(Die Verlobung in St. Domingo)这两部作品进一步深入讲解早期浪漫派文哲并行的现象。

撰稿:李云姗

排版:冯晓东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