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讲坛回顾 | 早期浪漫派系列讲座(下)

时间:2023-12-27 点击数量:

2023年12月7日与14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早期浪漫派”系列讲座的第四讲与第五讲继续在Webex平台举行。主讲人为柏林自由大学哲学与人文科学学院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汉斯·菲戈(Hans Feger),讲座全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歌老师担任翻译并作讲解。

在第四讲中,菲戈教授以路德维希·蒂克(Ludwig Tieck)的作品《穿靴子的公猫》(Der gestiefelte Kater, 1797)和《颠倒的世界》(Die verkehrte Welt, 1798)为例,介绍了早期浪漫主义“艺术童话”(Kunstmärchen)和“元戏剧”(Metadrama)这两个重要体裁。


640.jpg


童话是浪漫主义作家钟情的体裁,为作家自由发挥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菲戈教授区分了民间童话(Volksmärchen)和艺术童话(Kunstmärchen)的概念。一是艺术童话出自作家之手,而民间童话作者具有匿名性;二是艺术童话的语言及故事结构复杂多变,而民间童话的故事情节较简单。艺术童话打破虚构与现实的界限,更深入地揭示了人物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借助超自然的力量营造诡谲的氛围,给予读者强烈的阅读体验。可以说艺术童话是对民间童话惩恶扬善的思维范式、为道德教化服务的传统功能的艺术反思。

蒂克的艺术童话(Kunstmärchen)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开辟了新的天地。菲戈教授认为《穿靴子的公猫》和《颠倒的世界》这两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穿靴子的公猫》是蒂克著名的三幕童话剧,一部剧中之剧,舞台之上的舞台。菲戈教授认为这部剧的体裁很难定义,台上之台在演出的时候,台上的观众各自评论,出现意见分歧,导致作者也得上台平息争论。菲戈教授因此认为可以称其为“元戏剧”或“反思戏剧”,其特点是打破惯常的戏剧形式,引发对文本的反思。《穿靴子的猫》体现了浪漫主义反对启蒙运动对想象力(Fantasie)的限制,反对数学和逻辑证明的理性,反对亚里士多德古典戏剧“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这种 “明镜式”的舞台呈现。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两种反讽方式彰显其想象力:用扭曲的方式呈现生活的多维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歧义和暧昧,以及观察自己是如何写作的,对写作方式进行反思。


640 (1).jpg


《颠倒的世界》同样颠覆了戏剧传统的剧作,其中演员、剧场工作人员、作家和观众都参与表演。与《穿靴子的公猫》类似,每个剧中人物都拥有双重身份,既是舞台上呈现的虚构角色,同时又是独立思考的个体。《颠倒的世界》完全摒弃了戈特舍德(J. C. Gottsched)僵化保守的戏剧观,开篇便打破了角色之间的等级划分,也打破了“三一律”要求的时间与地点的一致性,消解了舞台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剧中人物既是表演者,也是自己表演的观看者与评论者,这种表演与反思的结合创作方式完美体现了浪漫主义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超验性”(Transzendentalität)。《颠倒的世界》也暗含对现实的影射,暗指法国大革命。因为Revolution本就源于拉丁文revolvere“颠倒”,革命打乱了惯常的社会秩序,而德国作为法国大革命的旁观者,就像剧中的观众,实际上也被迫牵扯到了历史事件中。

在12月14日第五讲中,菲戈教授介绍了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和他的作品《圣多明各的婚约》(Die Verlobung in St. Domingo, 1811)中的浪漫派特征。


640 (2).jpg


菲戈教授首先探讨了克莱斯特与早期浪漫派的关系,认为克莱斯特还坚持着古典主义原则,但他的作品中也有浪漫文学的特质。因此他是“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克莱斯特“对旧有某种依恋,对新有茫然和怀疑”的思想状态决定了他作品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样复杂的情感和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习惯于非此即彼、爱憎分明的一般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克莱斯特的作品在他生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评价,直到20世纪才得到学界认可。

克莱斯特在大学时期接触到康德哲学后,思想出现了危机。康德提出世界并不是完全可以认识的,真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这两个命题对追求真理的青年克莱斯特造成了致命打击。受悲观和虚无思想的影响,克莱斯特的作品着重呈现了恐怖、神秘、幽深的地狱图景,对心理上的混乱与暧昧的描述也使得克莱斯特的作品具有现代性的意义。前民主德国女作家克里丝塔·沃尔夫(Christa Wolf)的作品《茫然无处》(Kein Ort. Nirgends, 1979)虚构了克莱斯特与同时期女作家贡特罗德(Karoline von Gründerrode)的对话,描写了两位作家的精神追求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的矛盾。“无法适应”和“不愿妥协”注定了他们成为社会的“越界者”(Grenzgänger)。菲戈教授认为这部小说很好地体现了克莱斯特的内心矛盾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


640 (3).jpg


克莱斯特的中篇小说《圣多明各的婚约》展现了克莱斯特作品中的浪漫特质与他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圣多明各的婚约》涉及殖民主义、奴隶制度、种族仇恨等众多社会历史性问题。在历史和现实的作用下,种族仇恨和异族爱情在家庭范围内展开,个体必须在家庭和外来者之间做出艰难选择。激烈的矛盾与冲突贯穿始终,最终父母的家庭走向灭亡,子女的爱情也毁灭了。

菲戈教授详细阐读了“女儿托尼”的多重形象。托尼先是作为父母的报仇工具,又因爱情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成为解救者的身份;同时也将自己置于被恋人猜忌的困境,在意外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托尼临死前对爱人古斯塔夫艰难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你不该不相信我!”,也点明了小说的主旨——全篇没有一个立场稳定不变的角色,个人无力抗拒历史车轮的沉重碾压,无法改变历史赋予他们的固有角色,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社会规范的压制,造成了悲剧的发生。菲戈教授认为,克莱斯特的作品聚焦那些怀有美好情感的人物的悲剧命运,批判了过于理性、过于功利的社会本身。



640 (4).jpg


通过这次“早期浪漫派”系列讲座,菲戈教授以具体文本为例,探讨了古典美学、浪漫派艺术哲学与诗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对德国早期浪漫文学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最后菲戈教授也鼓励中国日耳曼学者从不同的切入点和着眼点研究德国浪漫文学,呈现浪漫文学多层次的内涵和多棱面的光彩。


撰稿:耿光宁

排版:徐周亚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