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德语犹太文学中的故乡话语”系列讲座纪要(上)
时间:2023-11-02 点击数量:2023年5月26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二十八讲在Zoom平台举行。本次系列讲座分为五讲,由教育部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邀请了德国奥德河畔法兰克福欧洲大学教授Kerstin Schoor作为主讲嘉宾,主题为“当代德语犹太文学中的故乡话语”,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担任主持人。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奥德河畔法兰克福欧洲大学的师生在线与会并参与讨论。
5月26日为第一讲,主要内容是引入主题,讨论作家伊尔泽·艾兴格尔(Ilse Aichinger)的散文《怀疑阳台》中的家乡主题。Schoor教授首先介绍了家乡(Heimat)这个概念,家乡与家宅(Hau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移民者来说,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家乡便成为了他们无法克服的危机。从此家乡只能留存在记忆之中,换言之,犹太裔作者只能将家乡的概念转变成为记忆空间的形式。所以,对于作者艾兴格尔来说,家乡的阳台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因为阳台的造型,更是因为它是属于家乡的一部分。随后Schoor教授对文本《怀疑阳台》(Zweifel an Balkonen)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她由作者艾兴格尔的生平引入,艾兴格尔是奥地利女作家,同时也是犹太人,后加入“四七社”,以小说《更大的希望》(Die größere Hoffnung)而闻名。而此次讲座涉及的文本是作者对家乡的阳台产生的一些思考。艾兴格尔通过这篇散文表达对家乡阳台的安全性的怀疑,她认为家乡能够提供的安全感是欺骗性的、虚假的。与其生活在只有虚假的安全感的家乡,不如作为真正的外来者到其他国家生活。另外,Schoor教授由家乡(Heimat)这个概念延伸到战后犹太人的生存问题。犹太人在经历二战的迫害之后是否还有真正的家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6月2日为第二讲,Schoor教授首先对上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三点总结,再次强调了艾兴格尔《怀疑阳台》文本中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犹太人遭受的迫害以及作者对家乡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作品集《你们的故乡是我们的噩梦》(Eure Heimat ist unser Albtraum)中的归属感与故乡问题。Schoor教授从作品集中选出了三篇文本与学生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篇是马克斯·乔莱克(Max Czollek)的《不要融入!》(Desintegriert Euch!),Schoor教授介绍了乔莱克的生平,他于1987年出生在柏林,是诗人和戏剧家。2007年至2012年间,他在柏林学习政治学。2012年到2016年,他在反犹太主义研究中心(柏林工业大学)和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Schoor教授对学生们提出问题:这篇文本的题目是什么意思。Schoor教授指出,文章题目中的“不要融入”(Desintegriert),指的是移民在德国难以融入的社会状况。但社会是多元化的,应当有多种文化共存,移民应在保留自己身份的同时融入一个新的文化中。第二篇是萨沙·玛丽安娜·萨尔兹曼(Sasha Marianna Salzmann)的《可见》(Sichtbar),Schoor教授认为,文本中的外来移民因为肤色、外貌或名字与当地人不同,而总是被注意到。尽管希特勒在当时宣扬同化政策,但这些移民深知他们永远不可能真正融入一个新的民族,不可能变得不可见(unsichtbar)。Schoor教授强调,文本所关注的群体也很有趣,由于作者本身也是属于社会中的少数群体,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关注的也是社会中的少数群体,尤其是在性别方面的少数群体,如同性恋者。作者认为,多元化的社会应当关注少数群体的问题,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民主性。最后一篇是奥尔加·格利亚斯诺娃(Olga Grjasnowa)的《特权》(Privilegien)。Schoor教授首先对该文本的主要内容做了总结,非少数族裔的德国人无法理解移民为何会因为他们的不同肤色、不同名字而受到不同的对待。如果把这些德国人与移民的情况作比较,那么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拥有一定特权。普通的德国人在出国的时候不会被盘问,不会被扣押护照,不会被当成外来人对待。作者由此发出呼吁,希望引发读者的思考:社会是否关注到了这种情况?移民应当如何继续生活?
在这两次讲座中,Schoor教授指出,文本中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她鼓励同学们多表达自己的发现,多位同学踊跃发言,和教授积极交流想法,由此同学们对“当代德语犹太文学中的故乡话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领悟,收获颇丰。
本次系列讲座还有三讲,请持续关注本网页。
文案:岳迎欣
排版:康亦婷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