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讲坛回顾|德语后现代小说之涵盖 ——以《最后的世界》与《剪贴》为例

时间:2024-06-28 点击数量:

2024年6月14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三十四讲于博文楼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教育部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主讲人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谢建文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丰卫平教授担任主持人。


640.jpg


谢建文教授首先指出,在理解“后现代”之前,首先应理解“现代”与“现代性”。在谈论现代性问题时,中世纪始终是无法回避的时代,没有中世纪就没有现代文明进程开启的过程。同时,“现代性”也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在启蒙和理性等关键词笼罩之下,“现代性”为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剧变,成为“危机与困惑”的代名词。托马斯·昂茨(Thomas Anz)认为,现代性一方面指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指向审美现代性。而现代主义则隶属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文化主要形态的文学,承载着诸如“中心”“本源”“超验性”等重要特征。

关于后现代的理解,学界对其多有争议。谢建文教授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延展而非替代,二者之间存在断裂性与联系性。他梳理了威尔什(Wolfgang Welsch)对后现代概念成疑的要点,总结了后现代的特征:后现代是人在机械论世界观陷入难以克服的危机的背景下,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它告别了整体性与统一性,倾向多元化;不同的知识形态、生活设计、思想和行为方式,是后现代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后现代主义作为后现代的文化“方案”,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当代西方思想文化运动。

在卢克晒特尔(Roman Luckscheiter)提出的“并置”“极端化”和“内在性对立运动”这三种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模式的基础上,谢建文教授指出,后现代主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精神建构或价值模式,它表现出对中心性、整体统一、深度模式和超验性的否定,却同时呈现出崇尚多元的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判然有别却又紧密相连,共同进行着对抗晚期资本主义的斗争。

在德语文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后现代主义与亚文化、反文化相伴而生,波普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Popliteratur)逐渐在大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德语文学在其文学政治化背景之下,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主体文学”形成大热趋势。关于德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展现出的核心思想与美学依据,谢建文教授将其简化为“元叙事”瓦解的观念,这对以往文学所追求的中心、整体和意义提出了质疑,差异性与多样性受到标举。1989年之后,随着德国的重新统一,转折文学在与政治、思想、文化、历史及社会生活的碰撞、冲突、交锋和整合中,产出了丰硕的成果,表现为题材处理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1990年代后,互联网等新媒体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学媒介,消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作品获得文学市场的热烈响应。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后现代思维中“主体之死”的立场也突出表现在后现代文学中。此外,谢建文教授还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德语文学在东德社会、奥地利与瑞士的适用性,例如东德文学中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形式是同时并行的,其后现代文学实践是一种更复杂的混合构成物。


微信图片_20240628163754.jpg


为彰显德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风貌和不同层面,谢建文教授选择了三部小说作为后现代文本的范例,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其后现代性。以“追寻失落的意义”为分析入口,谢建文教授分别从“对峙的世界”“隐匿的《变形记》”和“互文与互文之外的问题”三个角度对兰斯迈耶(Christoph Ransmayr)的《最后的世界》(Die letzte Welt)的内容叙述层面、物质化层面、哲学层面等展开分析与阐释。作品展现出的诗性、游戏性、互文性、破坏性与反思性,充满政治与历史隐喻,反讽地刻画了现实政治对文学与艺术的操控图谋。谢教授还从作品的外在形式、可能的文本意义、由文本可逆推的布林克曼的思想与美学趣味等方面阐释布林克曼(Rolf Dieter Brinkmann)的日记体作品《剪贴》(Schnitte),认为该作品在图文的边界上游走,是布林克曼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结果,既是其思想和美学趣味新的尝试与印证,也是其主体危机的表征。关于小说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的小说《修正》(Korrektur),谢建文教授的关注点是精神人(Geistesmensch)角色的主体性危机,文本展现出强烈的现实批判倾向,以及双重文本结构与自指性的语言表达方式。


微信图片_20240628163804.jpg


在提问环节,谢建文教授与在场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现代文学的对话性特征,谢建文教授强调了后现代文学作品对于文本内宇宙的关注,其中往往带有嘲弄、反讽与变异,这需要大量前文本(Vortexte)的支撑,也是其中对话性与互文性尤为突出的原因。就同学们对后现代文学作品悲观性的疑问,谢建文教授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拆解的过程,是在颓废中寻找意义的过程,是对不确定性的认可和接受。此外谢建文教授与在场同学还讨论了后现代主义同德国浪漫派的关系问题、空间转向和建构、图文关系等问题。


微信图片_20240628164659.jpg


讲座的最后,谢建文教授朗诵了一首自创诗歌,此次讲座深入浅出,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认知视野,也提供了针对后现代文学作品的多重思考范式,在积极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蒋星月

排版:冯晓东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