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讲坛回顾 |“罗施教授现当代德语文学系列讲座”第四讲纪要

时间:2023-11-01 点击数量:

2022年5月12日19:00,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举办的“虚构性与真实性——罗施教授现当代德语文学系列讲座”第四讲在Webex平台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小说中的(女)作家们”(Autorinnen und Autoren im Roman),此次系列讲座嘉宾为德国海德堡大学戈图特·罗施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师生在线与会并参与讨论。

                                                     

本次讲座涉及到两本著作,分别是汉斯-约瑟夫·奥尔泰(Hanns-Josef Ortheil)的《福斯蒂纳的吻》(Faustinas Küsse)和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的《恋爱中的男人》(Ein liebender Mann)。汉斯-约瑟夫·奥尔泰(Hanns-Josef Ortheil)是当代德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小说《福斯蒂纳的吻》以歌德1786年的意大利之旅为背景,从一位罗马社会底层人士的视角,讲述了他与歌德在罗马的故事。罗施教授带领师生对《浮士蒂娜的吻》进行解读分析。她首先指出小说标题中的“福斯蒂纳”(Faustina)意在向歌德的巨著《浮士德》致敬;其次,这部小说是虚构与真实相结合的创作:歌德1786年意大利之旅确有其事,主人公乔瓦尼·贝里则为虚构人物。

乔瓦尼·贝里来自社会底层,他无所事事,偶尔为梵蒂冈教廷提供情报。贝里自命不凡,自认作为一名罗马人,天生是爱情方面的专家。《少年维特之烦恼》一经问世便在意大利引起巨大反响,而贝里却对男主人公维特在爱情面前的软弱无能嗤之以鼻,他甚至希望结识歌德,亲自教会他爱情的艺术。贝里大胆地追求美丽的酒馆服务员福斯蒂纳,穿上维特的装束与她调情,意在向死去的维特展示如何追求女人。然而当化名为菲利波·穆勒的歌德出场后,竟然击败自诩爱情专家的罗马人贝里,赢得福斯蒂纳的青睐,这让贝里陷入了巨大的绝望之中。

罗施教授强调了这部小说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紧密联系。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是绿蒂与阿尔伯特之间的局外人,然而在这部小说中剧情有了反转,作者赋予了“维特”新的命运,这次他得到了福斯蒂纳(绿蒂),他的爱情得以圆满。而一向自命不凡、瞧不起维特的贝里最终却情场失意,输给了“维特”,讽刺意味十足。虚与实的互动游戏以及文本与前文本的互文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罗施教授说到,一位作者以其他作家为题材进行创作其实也展示了作者自身的内心世界,例如《绿蒂在魏玛》(1939)。托马斯·曼在1939年这个特殊时期以歌德为原型进行创作旨在向世界证明:歌德不是纳粹文学的专属,不是纳粹政治宣传的工具。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属于世界文学,他是世界文学领域的光辉人物。

罗施教授接着介绍了第二部作品《恋爱中的男人》(2008),这部小说为德国国宝级作家马丁·瓦尔泽所作。小说以晚年歌德与乌尔丽克·冯·莱韦措的忘年恋为创作原型。1823年,73岁的大文豪歌德对19岁少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在一场化妆舞会上两人不约而同分别穿上了维特与绿蒂的装束,至此,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但家庭的阻碍和社会的流言蜚语难以忽略,歌德在树林的摔倒和流血的伤口提醒了两人年龄的差距,使两人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

                                                   

罗施教授强调,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小说人物无论与真人有多大的相似性,始终都是虚构人物,小说中的歌德非真正的歌德,读者要注意区分,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歌德装扮成维特,散步时却摔倒在情人面前,这一情节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血淋淋的伤口一方面提醒着歌德已不再年轻的事实,同时也暗示了他将再次失败的恋情。

随后罗施教授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该小说的提问,指出服饰具有言说功能,比如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基于他们的外形,而维特和绿蒂的装束,既指向前文本《少年维特之烦恼》,又彰显小说情节的虚构性。此外针对狂欢节与化妆舞会的表征意义、回忆与美的两难悖论、小说是否暗指作家瓦尔泽的维特情结等问题,罗施教授都耐心细致地回答,同学们对两部作品的主题以及细节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领悟,收获颇丰。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是“虚构性与真实性——罗施教授现当代德语文学系列讲座”的第四讲。第五讲即最后一讲将在Webex平台举行,工作语言均为德语,欢迎各位师生积极关注参与!

文案:盛小恬

排版:吴雨点

审核:郑萌芽、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