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讲坛”第十一讲:卢盛舟——《卡夫卡<诉讼>与书写的物质性》
时间:2021-06-23 点击数量:“歌乐讲坛”第十一讲:卢盛舟——《卡夫卡<诉讼>与书写的物质性》
2021年5月28日晚7点,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十一讲——《卡夫卡<诉讼>与书写的物质性》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特邀主讲人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卢盛舟,主要研究领域为柏林浪漫派研究、当代德语文学研究和卡夫卡研究。本次讲座中,卢盛舟老师从“文学生产——卡夫卡的写作”和“后世对卡夫卡作品出版的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探究不同出版形态在物质性层面对于作品表意的影响。
本场讲座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郑萌芽副教授主持,川外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圣彼得国立戏剧学院等近40所高校师生在线聆听,师生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
卢老师从卡夫卡个人经历与他创作的关联出发,说明卡夫卡创作文学虚拟空间的动力之一,源于其日常生活的经历,重视书写的犹太教是影响卡夫卡写作的重要因素;此外卡夫卡的书写工具,也影响了他文学虚构想象的生成。卡夫卡的小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其书写形态可视为德勒兹意义上的块茎文本,而非线性的单向进程;二是卡夫卡创作具有“自反性”,即擅于将自己的创作情景放入小说情景中,从而形成一种自我指涉。
随后,卢老师简要介绍了《诉讼》(Der Process)的三个出版阶段。由好友马克斯·布罗德于1925年出版的第一版目的是为了推广卡夫卡,所以将该残篇小说打造成完整版的状态。1990年出版的第二版校勘版是目前流传最广泛的版本。1997年出版的历史校勘版通过“策略性转写”以影印的方式再现了卡夫卡手稿。历史校勘版将主权交还给了读者,读者能够通过书稿的涂抹和修改了解作者的心境,因此历史校勘版也提供了更多的潜在解读空间。
最后,卢盛舟老师针对线上讲座师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他强调,解读卡夫卡的文本可以回溯其现实生活,但绝不提倡传记式的一一对应式的解读方式,这会削弱艺术表现力。写作不仅对于卡夫卡来说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种美学的体验。
卢老师清晰流畅的思路,精彩详尽的讲解内容,使与会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