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歌乐讲坛 >

讲座纪要 | 德国文化学

时间:2023-11-01 点击数量:

2022年10月11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举办的《德国文化学》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此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主持人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郑萌芽副教授,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以及兄弟院校的150多名师生在线参与了讲座和讨论。



王炳钧教授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英国与美国的文化研究的侧重点,并指出语境不同,文化研究的侧重点可能也会不同。德国文化学的转向是一系列因素作用的结果,诸如德国六八年学生运动带来的对日耳曼语文学这个学科的质疑以及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研究为德国文化学研究提供的外部视角等。德国的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尝试,它作为统领的概念,关注人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劳动和生存的方式。

随后王炳钧教授为同学们梳理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提出:自然需要我们去解释,精神需要我们去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个不同学科模式的分化就在这个时候形成,二十世纪60年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又经历了一次更细致的划分。在十九世纪,一方面实证主义强调把作者和作品放在一个因果链条上来研究,另一方面精神思想史把精神作为突出的典型进行研究,这一点与后来纳粹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了密切相关。二战后德语文学的研究方法,倾向于不关注意识形态,只关注文本细读,这种方法与现象学的发展遥相呼应。1967年,汉斯·罗伯特·姚斯提出了接受理论,由此研究的视角转向了读者,读者在一定意义上参与了文本意义的建构。但接受理论也存在局限性,它必须走向大范围的文化的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研究者要对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

之后王炳钧教授通过身体、动物、媒介等具体范畴例证,向同学们展示文化学研究的操作方法。文学研究需要文化学,因此在研究不同时期的文本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所谓的小说、诗歌,而是要把文本放进历史语境之中再进行研究。



最后,王炳钧教授集中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比如文化学视角下文化和人的关系、文化记忆面临的危机等等。他同时强调,学生在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抛弃先入为主的想法,首要的是把文本看明白。通过王炳钧教授耐心而细致的回答,同学们对于文化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领悟,收获颇丰。



文案:蒋心宁

排版:余佳玲

审核:郑萌芽、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