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学术动态 >

会议纪要|“海涅的传播与接受”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24-10-10 点击数量:

图片


2024年9月27日-28日,由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海涅中心共同发起的“海涅的传播与接受”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哈雷-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围绕海涅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研讨。

27日上午,会议在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的本科生同学带来的精彩表演中拉开序幕。由本科生组成的合唱团与在场师生齐唱海涅的《罗蕾莱之歌》,乘着歌声的翅膀开启了这次备受期待的国际学术会议,而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克里斯托夫·奥夫·德·霍斯特(Christoph auf der Horst)教授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海涅中心主任冯亚琳教授则在各自的致辞中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和杜塞尔多夫大学以及海涅研究所之间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合作,并对本次到会的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图片

开幕致辞: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


图片

开幕致辞:杜塞尔多夫大学 克里斯托夫·奥夫·德·霍斯特教授


图片

开幕致辞:四川外国语大学海涅中心主任 冯亚琳教授


图片

开幕致辞: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廖峻院长


图片

开幕致辞: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李大雪教授


图片


在学术研讨环节中,杜塞尔多夫海涅研究所原副所长贝恩德·科特兰德(Bernd Kortländer)教授首先发言,在其以《海因里希·海涅——享有“欧洲声誉”的“德国诗人”》为题的报告中,科特兰德教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海涅的世界文学之路:一方面,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海涅,在这一特殊的社会转变时期凭借其简练却又发人深省的文字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读者;而另一方面,海涅作品所呈现出的德语、法语混合的双语性使得其在通向世界文学的道路上困难与机遇并存。接下来,中山大学的卡斯滕·罗德(Carsten Rohde)教授在他题为《红色世界文学?19世纪至21世纪海涅在国际上的接受》的报告中,借助“红色世界文学”(Rote Weltliteratur)这一概念,阐发了为什么要以及在何种思想史背景中去聚焦海涅作为诗人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

作为研讨会的第三位发言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佘丽慧博士围绕《论海因里希·海涅作品在中国新世纪的经典化》,认为在新世纪的中华文化语境中,海涅的作品仍具有广阔的可阐释空间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接下来,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刘洋博士以《晚期海涅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为切入点,对20世纪以来海涅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做出了细致的梳理,着重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张玉书等一批前辈学者在海涅作品翻译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指出以海涅为代表的文学接受史不仅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和改革的轨迹,也揭示了外国文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的独特解读过程。

9月27日上午的最后一个报告来自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奥拉夫·布里泽(Olaf Briese),在其报告《嘲讽与扭曲:三月革命前的中国形象建构》中,布里泽教授回顾了德国三月革命前时期中国形象的扭曲与变形,从散文、戏剧和诗歌三个层面探讨了三月革命前文学中被歪曲的中国形象。报告人在分析海涅等作家特定文本的基础上,指出这一时期对中国形象的扭曲呈现一方面源自于启蒙运动后期以来对所谓“中央帝国”(Reich der Mitte)的贬低与丑化,另一方面则是对当时政治现状与社会问题的转嫁与投射。


图片

贝恩德·科特兰德教授


图片

卡斯滕·罗德教授


图片

佘丽慧博士


图片

刘洋博士


图片

奥拉夫·布里泽教授


9月27日下午,大会一共推出了七场报告。第一位发言人是浙江大学的刘永强副教授。在其题为《海因里希·海涅作品中舞蹈与诗歌的跨艺术现象》的报告中,刘永强副教授采用了跨艺术门类的视角,讨论了海涅在其作品中对舞蹈的总体关注以及对舞蹈形象与动作的文学再编码。同样选择了“舞蹈”为切入视角的浙江大学赵蔚婕副研究员在其报告《海因里希·海涅作品中的“假面舞”与“假面舞会”》中则将聚焦点转向海涅作品中对狂欢节文化与面具符号的展演,分析了文本中面具和舞蹈发挥的美学、象征和社会批判功能。

接下来,来自杜塞尔多夫海涅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利德克(Christian Liedtke)教授从海涅的作品《罗蕾莱》(Loreley)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Deutschland. Ein Wintermärchen)出发,在其报告《“我那陶醉于童话的心”——海因里希·海涅与童话世界》中追溯了海涅对国际童话传统的生产性挪用,探讨了海涅作品中的童话元素在其国际接受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海涅眼中的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南京大学的卢盛舟副教授则在其报告《19世纪西方视角中的命名、种族理论与汉语:论海因里希·海涅〈哈尔茨山游记〉中的两个中文名字》中则关照了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中出现的两个中国人及其姓名,讨论了19世纪西方人的汉语观与种族观。


图片

刘永强副教授


图片

赵蔚婕副研究员


图片

克里斯蒂安·利德克教授


图片

卢盛舟副教授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毛明超在他的报告《北海边的孤独灵魂——论海涅的〈北海集第二部〉》中聚焦海涅诗集《北海集》中的大海意象,与浪漫派不同,海涅诗歌中的“我”不像浪漫派诗人那样,经历的不是超验的无限性,而是隐于虚无与孤独中的危机,关于生命与灵魂意义的追问则没有答案。南开大学远思博士在报告《新时代的旧空间——海因里希·海涅《游记》中被解构的意大利形象》中,认为海涅在其游记中解构了歌德和浪漫派所构建的文学意大利的文化理想,表达了对德国文学中古希腊罗马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复兴的批判态度。海涅通过对意大利的空间描绘,展现了意大利国运衰败、民生凋敝的颓废形象,通过对意大利的空间描绘表达了其对旧时代的背离。华沙经济与人文科学大学的阿图尔·斯特凡·斯托皮拉(Artur Stefan Stopyra)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在拒绝、厌恶、怜悯与热情之间:海因里希·海涅对波兰的文学思考(从波兰视角)》,他从波兰视角出发,探讨了海涅对于波兰的文学观察,分析海涅作品中波兰的时代形象。


图片

毛明超助理教授


图片

远思博士


图片

阿图尔·斯特凡·斯托皮拉教授


28日上午共有六个报告,分上下两场。第一场在奥拉夫·布里泽(Olaf Briese)教授的主持下进行。首先作报告的是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奥夫·德·霍斯特(Christoph auf der Horst)教授,他的报告《后批评:海涅与远距离阅读》立足于数字人文快速发展的背景,以弗朗哥·莫雷蒂(Franco Moretti)提出的“远距离阅读”(Distant Readings)为方法论,结合文本语料库进行算法数据处理,探讨了海因里希·海涅的作者身份是否被误认的问题。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蔡焰琼博士接下来在其《景观与气氛——论海因里希·海涅〈游记〉中的审美体验》中以伯默的气氛美学为理论视角,结合感知、解释、再现三个要素讨论了海因里希·海涅《游记》(Reisebilder)中的审美体验。而中山大学的邹业筠助理教授则在其报告《集体呼吁与身体技术:海因里希·海涅政治诗歌中的声学维度》结合时代语境,聚焦于海因里希·海涅政治诗中的声学维度,探讨了其中声音和身体体验的相互关联的表征。


图片

克里斯托夫·奥夫·德·霍斯特教授


图片

蔡焰琼博士


图片

邹业筠助理教授


28日第二场由刘永强副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张晖副研究员,他在其报告《冯至与海涅:两位冬天童话的讲述者》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翻译家冯至先生研究和翻译海涅作品的历史脉络。通过对冯至译本的细致分析,报告人指出,冯至先生在忠实于德语原文的同时也达到了高度的诗意品质,完全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华东师范大学王凡柯副教授的报告《“平滑的语言结构”?关于冯至和阿多诺阅读海涅诗歌的思考》同样选择了研究冯至先生的海涅翻译,但她的侧重点在于译者对海涅诗歌的阅读与阿多诺对海涅诗歌的保留意见相呼应,聚焦海涅诗歌中流畅的语言结构。来自哈雷·维腾贝格马丁路德大学的迈克尔·苏拉维茨基(Michael Szurawitzki)教授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位发言人,他在以《海因里希·海涅进入Instagram——但为什么呢?》为题的报告中以海涅在Instagram上的风靡为起点,展示了文学、媒体语言学和语用学界面上的传播实践,强调了海涅在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图片

张晖副研究员


图片

王凡柯副教授


图片

迈克尔·苏拉维茨基教授


在一天半的学术讨论中,与会者之间的对话和讨论展现了多元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讨论热烈而深入,给所有参与者带来了极其宝贵的学术启发和思考。


图片


会议日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排版:冯晓东

撰稿:德语学院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