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摩课纪要|“评奖现场”
时间:2024-11-11 点击数量:2024年10月10日,由教育部“德语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发起的教学观摩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举办。本次观摩课的主讲教师是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奥夫·德·霍斯特(Christoph auf der Horst)教授,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担任主持人,教学对象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学硕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诸多兄弟院校的教师在线观摩并作了交流讨论。
本场观摩课以两首诗歌——希尔德·多敏(Hilde Domin)的《春天的山毛榉》(Buchen im Frühling, 1959)和莱文·韦斯特曼(Levin Westermann)的《然后》(und dann, 2020)为分析文本,教学目标是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评价文学文本,掌握文学批评常用的表述,在小组和集体讨论中展示自己的立场,并且能够适当地回应他人的论点。
在教学环节,克里斯托夫·奥夫·德·霍斯特(Christoph auf der Horst)教授根据德国的文学奖评选传统,将课堂设定为“2024川外德语自然书写”文学奖的评选现场。在介绍了评选规则以及对入选的两首诗歌进行引导分析之后,学生们分两个小组进行讨论并组织己方观点、支持个人心中的优胜作品。之后在集体讨论环节,学生们介绍推荐作品并陈述了评选理由。
选择《春天的山毛榉》的一组学生首先分析了这首诗歌在结构和语言上的独到之处,并对诗歌呈现出的自然之美进行了具体阐释。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探讨了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指出诗中所描述的两个人可能喻指德意志民族与犹太民族,他们原本共同生活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却因纳粹统治而被迫分离。犹太民族因此失去了家园,陷入了无尽的流亡和对家园归属的渴望之中。
选择《然后》的一组学生在探讨诗歌的语言结构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指出诗歌中多次出现的语言重复赋予了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其中诸多的对立元素也营造出一种紧张氛围。通过对诗歌叙述内容与叙述视角的细致分析,同学们指明该诗的新颖之处:诗人以对平凡事物的描述揭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在教学研讨环节,克里斯托夫·奥夫·德·霍斯特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课程的设计缘由与教学目标。基于多年教学的观察,他发现由于中文与德语的巨大差异,中国学生尤其注重德语语法,因此不喜欢参与自由讨论。他认为模拟“评奖”场景能营造学生使用德语进行讨论的氛围,但限于教学时间,此次课程实践的具体教学环节未能充分实践和细化。
浙江外国语学院张硕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教学设计,她询问此次“评奖”是否取得结果,并就其他可能存在的结果追问教授会如何处理。针对张硕老师关于教师如何保证学生的讨论可把控且更为客观地提问,教授强调,课前分发给学生的文学评估类型作为预习材料,能为学生在课堂内阐述观点时提供参考。
重庆大学向璐老师同样肯定了此次课程实践,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文学研讨课很有借鉴价值。针对向老师的问题,即学生在文学课堂内使用教师给出的固定句式与在语言课堂内使用时有何区别,以及是否应在课程结束时重新评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选出表现出色的小组,教授认为,他更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而课前给出的固定句式需要学生经过多次课程的训练才能掌握。与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相比,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克服口语表达的恐惧,从讨论中获得乐趣。毛亚斌老师提出了可以在教学中使用的类似场景,如书籍介绍、作家介绍等。他的问题主要涉及该教学方法更适合哪个阶段的文学课程以及课程的核心重点。教授指出,讨论话题越具体实用、越贴近学生日常,教学效果就越佳。此次观摩课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更理想的教学效果需用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才能实现。
针对教师在讨论环节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的问题,教授给出了两种建议,一是教师离开现场,让同学自由讨论;二是尝试给出反对性的评论以激发学生的辩论积极性。
最后,冯亚琳老师对这文学课观摩课做了总结,她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评价文学作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背景知识储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
撰稿:彭丁雪
排版:冯晓东
审核:郑萌芽 张瀚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