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研究所 > 学术动态 >

会议纪要 |“物质文化与德语文学研究模型”全国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1-06-23 点击数量:

会议纪要 | “物质文化与德语文学研究模型”全国学术研讨会

20201120-21日,由《德语人文研究》编辑部、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文化学研究所和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物质文化与德语文学研究模型”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

参与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在读硕、博士以及《德语人文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的编辑部成员。与会老师同学围绕物质文化的主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探讨。

会议主要包括主旨报告、小组报告、自由论坛以及国内德语专业刊物建设谈四大板块。

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冯亚琳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郑白玲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院长吴江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李大雪教授分别致辞。

随后,《德语人文研究》主编王炳钧教授就“物质性研究的意义”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作为人,我们时刻处于同物的关系中。这一点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物对文本的建构和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例如物恋与家具作为物在比德麦迈耶尔文学中的作用,或者中文中“一把交椅”的表达也反映了文化结构中的等级关系。王炳钧教授进而概括了人和物的历史发展:从上帝造物开始,人对物的观察、人与精神的划分,到现代的工业化的物质批量生产,由此出现的主客体的划分,我们从物的角度出发审视人的历史,我们对物的审美有了新的可能。王炳钧教授富有哲思的讲话为本次会议拉开了序幕。

在《德语人文研究》副主编任卫东教授主持下,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冯亚琳、浙江大学教授范捷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陈敏、浙江大学副教授刘永强作了大会报告。其中一篇主旨报告的摘要刊录于下:

 

“敬畏原本之物”

——施蒂弗特的小说《晚夏》中物的文化意义

冯亚琳四川外国语大学

19世纪中叶,德语文学经历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转向“物世界”的过程:生发于比德迈耶时期,到诗意现实主义达到巅峰,具象的日常物质世界在文学世界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和演示。无论是弗赖塔格在他的小说《借方与贷方》中对商人世界物体的刻画,还是路德维希在其《天地之间》中对建屋工匠手艺的细致入微的展现,无论是对文物的描写,还是对日常生活中器物的关照,均建立在重视物世界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阿达贝尔特·施蒂弗特在他的小说《晚夏》中通过人物之口所说的“敬畏原本之物”可以视作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拜物主义”的宣言。本报告从 20 世纪末在德国兴起的文化学提供的跨学科视角出发,以施蒂弗特的小说《晚夏》为例,分析物在诗意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文化编码方式,探究“物世界”的秩序、物的施事性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挖掘出以文学为媒介的物的文化象征意义。

大会论坛与自由发言部分由中山大学杨劲教授主持,参与嘉宾包括丰卫平教授、郑萌芽副教授、陈敏副教授、卢盛舟助理研究员。杨劲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物是永恒的现象,我们有自然的物,人造之物,我们已经经历了物件的消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和物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我们探讨的是物,但是我们始终要在人类学的范畴内研究人以及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探求人和物发展的边界,物为人所用还是人为物所役,探求人类的自我定位。而文学可以为我们探讨物提供反思的角度,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

针对其报告中的主体性问题,助理研究员卢盛舟答复到:受启蒙运动影响克莱斯特很早就开始接触实验物理,在康德危机之后,一方面他将自然科学中静电感应等电学现象吸收到文学创作中来,另一方面他对此进行改编,因此主体性比较弱。并且他也认同,在当时文理科并未严格区分的情况下,时下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大家应当扩大文学研究的领域。他还表达了此次参会的感受,在物转向后,我们一方面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物,另一方面研究文学本身的物质性。文学作为物质载体本身,物对文学作品的自反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陈敏副教授认为,在拉图尔的理论中,人和物的杂合体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她强调这是一个生成论,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合成的行动者。克莱斯特的作品是一个现代性的作品,展现了人-物的新思考。丰卫平教授表示,受到王博的“物对人的塑造”的启发,试图研究在回归原初时人与物的关系中,通过分析格林童话中的物,追溯到原初没有系统的概念时,人如何正视自己、世界以及物。郑萌芽副教授简述了她的报告内容(有机体的结晶化——恩斯特·荣格尔小说《大理石悬崖上》中的物),从收藏作为文化行为的实践切入文本,分析文本中的物体现了有机体结晶化的过程,呈现出生-衰败-成为化石-永生的特点,形成生-衰败-永恒-获得新生的循环过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