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中国第十三届德语文学年会在四川外语学院隆重举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4-14
中国第十三届德语文学年会暨德语文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
在四川外语学院院举行
2008412上午八时,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和四川外语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第十三届德语文学年会暨德语文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外语学院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以“德语文学与现代性”为主题,着重探讨德语文学语境中的文学在现代化这一社会历史进程中与现代性的遭遇以及文学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有来自德国及国内数十所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由德语系主任冯亚琳教授主持。开幕式庄重而热烈,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王鲁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建德、“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叶廷芳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社科院外文所的李永平教授接着主持了第八届“冯至德语文学奖”颁奖仪式。该奖是我国著名诗人、德语文学家、翻译家冯至先生于1987年用他所获联邦德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奖金设立的一个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中国德语文学研究者。今年获此殊荣的是社科院外文所的青年学者叶隽博士、清华大学的教师李明明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师丁君君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师梁锡江博士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卫茂平主持了随后开始的主题报告会。柏林自由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的汉斯·费格教授以《作为现代文学的反思手段的重复》为题,旁征博引分析了“重复”在现代文学中的可能与不可能性。北京外国语大学韩瑞祥教授的《自我——心灵——梦幻:论维也纳现代派的现代性》以霍夫曼斯塔尔和施尼茨勒的有关作品为例,论述了维也纳现代派的重要特征及其审美现代性。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魏育青教授的《现代性中的“忘川”》通过剖析格拉斯作品中的真实与虚伪、现实与历史的悖论指出,遗忘和记忆缺一不可。最后,冯亚琳教授在其《卡夫卡小说中的另类空间》里,从卡夫卡作品独特的空间叙事结构出发,阐释了体现于卡夫卡小说中的现代人的危机经验。与会学者就上述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下午两点半到六点,与会者分三组发言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激烈而有趣的讨论:
第一组
在西南交通大学德语系华少庠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教授任国强的主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刘润芳教授将现代性的定义与人的主体性相联系,通过历史地分析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探讨了现代性渊源。青岛大学外语学院的张芸教授论述了以苏格拉底和费希特为根源的反讽思维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认为反讽是自我认识与反思的一种表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讲师张世胜也结合浪漫主义反讽与文学的现代性,指出反讽思维是对思维过程的思考。南京大学德语系的陈民副教授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出发点,从死亡的有限性、不可逆性及死亡的属我与他者等方面探讨了“死亡”这一文学主题。南大德语系讲师钦文分析了伯恩哈德《维特根斯坦的侄儿》中的死亡与疾病主题并对现代医学进行了批判。南大德语系助教李双志将颓废美学与现代主义美学结合起来,以现代文学作品为例论证了颓废派文学怎样体现了现代性的自我反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谢琼副教授从一个母亲的视角否定了卡夫卡《判决》的自传性,认为这部作品是对人类宿命的阐释。北外助教王彦会分析了卡夫卡作品中的城市意象。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研究生王光露通过分析马丁·瓦尔泽的小说《惊马奔逃》里的两位主人公,论述了现代人逃避、隐藏的生活状态。
第二组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建文教授和对外经贸大学的李伯杰教授主持下李伯杰教授探讨了德语文学中的森林崇拜现象的产生过程,并以艾兴多夫为例分析了的森林主题的表现。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聂军教授以四个奥地利作家的作品为例,分析了奥地利当代文学中自然主题的艺术表现。东北财经大学的曹莉莉讲师论述了德语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变,并以弗里施的《能干的法贝尔》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社科院外文所的杨宏芹副研究员对格奥尔格的早期诗集《颂歌》进行了解读。社科院的外文所的李永平教授在现代性审美批判语境中分析了里尔克诗歌,认为里尔克试图通过诗的力量克服现代性的危机。社科院外文所博士研究生苏位论述了策兰通过诗歌处理创伤经验的方法,并指出这位诗人对北岛等中国诗人的影响。对外经贸大学讲师姜丽从神与灵魂的角度揭示了本恩诗歌中的宗教性。同济大学德语系的吴建广教授对《浮士德》进行了人本主义的诠释。谢芳教授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了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中的人物形象阿兹达克的陌生化及其接受效果。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建文教授探讨了博托·施特劳斯的剧本《伊塔刻》与以《奥德赛》的相似关系,认为它体现了一种多元的价值与美学观。
第三组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良梅教授以“美既是新信息”为出发点,从人、技巧以及时间三个方面探讨了《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叙事模式的价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晓樵教授认为冯塔纳的小说《卜根普尔一家》的现代性体现于水的诗学、饮食类比与隐匿的自我评论之中。浙江大学德国中心的研究生庄玮指出,亨里希·曼的《垃圾教授》中散布于当时德国社会的卑劣市民性可以归因于制造“顺民”的独裁和专制的帝国教育理念以及高度服从权力和纪律、拘泥与维持现有事物的社会氛围。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研究生雷蕾用感知理论分析了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并指出,人性的发展需要从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川外德语系硕士研究生蔡焰琼、李春霞以及四川外大学的博士生汤习敏的报告均已以海涅为题。其中,蔡焰琼运用文化记忆的理论,分析了仪式在海涅的小说《巴哈拉赫的拉比》的作用;李春霞和汤习敏分别将“海涅诗中的自然图画”、“海涅的散文”阐述了海涅的现代性。浙江大学德国学中心的硕士研究生乔忻如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壮鹰的报告均以黑塞为对象。吴忻如从浪漫主义的自然人性观出发,分析了黑塞的《在轮下》中体现出来的对自我解放的诉求。陈壮鹰教授则从弗洛伊德关于童年创伤记忆的理论出发,指出黑塞的小说《荒原狼》、《在轮下》等都反映了作者反观自我、审视内心的过程,是作者灵魂一次成长之旅。

第十三届德语文学年会暨德语文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

413议程简报

第十三届德语文学年会暨德语文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第二场大会报告上半场于413日上午在浙江大学德语中心的范捷平教授主持下开始。

哥廷根大学德国语文学研究专家劳尔(Gerhard Lauer)教授在其题为《政治上的古典:魏玛古典中的美与共和国》(Politische Klassik. Das Schöne und die Republik in der Weimarer Klassik)的报告中指出,市民社会的浪漫主义并非始于法国大革命,而是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它尤其在歌德和席勒的作品中得到鲜明体现,此时的魏玛是政治上的古典时期。劳尔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社科院李永平教授等发言与他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上海外国语大学卫茂平教授以双月刊《德国》杂志和德语文学为例指出,现代媒体的发展使“文学公共领域”发生了巨变,这一方面影响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加剧了文学工具化和功利化,另一方面,文学看似被挤出了传统媒体,实则以新的方式在现代媒体中占据了更大的空间;卫教授最后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社科院外文所叶隽博士在《忧患云海诗哲心——现代性视域中的歌德思想史意义》从MythosLogos的二元对立出发,梳理了自启蒙运动以降德国思想史上强调理性的启蒙和强调感性的浪漫主义这两条主要的思想进路,认为歌德一生历经思想上的浪漫、启蒙时期,最终达到了古典的和谐,而康德和黑格尔代表的哲学话语、施莱格尔兄弟等代表的诗学话语与歌德、席勒等代表的文学话语共同构成了德国现代性话语的早期形态;其发言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大会下半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韩瑞祥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任卫东教授在《现实主义时期的语言危机表现》中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现实主义诗歌和戏剧的语言危机的表现并指出,在西方思潮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世纪之交,主体和世界、主体和认识的联系受到怀疑,作为沟通工具和信息载体的语言丧失了其稳固性。任教授认为,国内德语文学研究者应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进行研究,不要总是跟着西方走。北京大学的马剑博士在《黑塞的哲学信仰》中结合黑塞的作品《内与外》分析了黑塞的哲学信仰,认为黑塞相信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最高真理的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壮鹰教授在提问中强调了黑塞与老庄哲学的渊源。浙江大学范捷平教授指出,马丁·瓦尔泽总是在其作品中戴上“面具”,隐去作者及文本叙述者的身份,叙述者带着面具讲述了“渺小化”主体的存在的失衡状态;范教授认为,瓦尔泽的面具叙事法是一种叙事技巧,其面具来代表一种族类。

当天下午,与会者分三组,进行了热烈的小组发言和讨论:

第四组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建教授的主持下,华东理工大学王涌教授首先分析了本雅明的现代性理论并指出,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是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里随着新的感知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西南交通大学的华少庠教授论述了18世纪法、德两国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二元体系的差异与变化。接着,社科院的张晓静副研究员以巴赫曼的《法兰克福文学讲座》为例,剖析了“作家的乌托邦式的存在”问题;社科院的徐畅副研究员解读了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中的神秘主义主题。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的赵蕾莲教授从认知和语言的危机意识入手,分析了克莱斯特中篇小说的现代性;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莫光华副教授论述自然研究家歌德的贡献与相关问题。

第五组

本组讨论对象以迪伦马特和耶利内克的作品为主。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聂军教授主持下,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高彦婷教授剖析了迪伦马特《流星》的象征意义和宗教元素,指出作品中神圣的宗教仪式掩盖了金钱利益关系;四川外学院德语系廖峻博士也以迪伦马特的作品为例,揭示了迪伦马特的迷宫世界观;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研究生敖海燕同学则分析了迪伦马特早期小说的死亡主题,认为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克尔凯戈尔存在主义特征。上海戏剧学院刘明厚教授从M·舍勒以耶利内克《死亡与少女》中的睡美人和毕西纳《沃伊采克》的同名主人公为例,强调了西方现当代文学对自我意识、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世界的关注;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青年教师刘海婷借助文化记忆和互文理论分析了《死亡与少女》中前两幕《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与《格林童话》中相应人物的互文关系,揭示了耶利内克的作品对“真、善、美”等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滕亦丹副教授通过分析耶利内克小说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特征,指出了这位诺奖得主与当代奥地利文学的深层关系。

第六组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壮鹰教授主持下,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潘璐通过分析格拉斯的自传性作品《剥洋葱》,揭示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自传的差别;武汉外国语大学的鲁晓雁副教授揭示了格拉斯《母鼠》与圣经末世论的互文关系,指出这部作品是对启蒙批判之后的启蒙思想的延续;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讲师陈瑾剖析了德国新生代小说家J·赫尔曼短篇小说中的失语与人际关系丧失现象;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研究生赵娜同学运用文化记忆理论解读了贝克尔的小说《说谎者雅各布》,指出作品中的回忆对于作者而言既是实现自我认同的一种尝试又是一种生存策略;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研究生胡蓉同学从日常生活中食物及其味觉与人的联系出发探讨了咖喱香肠在乌韦提姆的小说《咖喱香肠之诞生》中的价值体现,认为作者赋予了咖喱香肠饮食意义,享受意义和象征意义。

小组发言结束后,各小组主持人在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主持下,向全体与会者总结汇报了各组活动情况。费格教授和劳尔教授都高度赞扬了本次大会的主办水平和严谨活泼的会议安排,尤其是东道主的热情友好表示给他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大会闭幕式上,德语研究协会秘书长李永平教授用“紧张、有序、温暖、宾至如归”总结了此次大会给人的感受。叶廷芳教授在大会总结中表示,此次德语文学年会的规模空前巨大,会议进行极为顺利,与会者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精力坚持到底。年会论文都围绕主题,论文话语新颖、与国际接轨。叶廷芳教授对此次年会的论文写作质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叶教授还特别指出,众多的青年人参与到年会,为德语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力量。他对此次四川外语学院承办和安排会议工作十分满意。至此,第十三届德语文学年会暨德语文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背景介绍: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于1983年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促进中国德语文学的研究,加强全国范围德语文学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提高中国日尔曼学的水平。成立大会经推选确定冯至为会长,张威廉、董问樵和严宝瑜为副会长,并由若干国内德语学界的同仁组成了理事会。)
摄影:高博 李笑然


上一条: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Slawomir Piontek教授与我校研究生进行交流 下一条: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办事处主任韩北山先生一行访问我校